据新华社消息,9月27日零时30分许,重庆市綦江区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松藻煤矿井下因皮带燃烧造成一氧化碳超限,导致17人被困。记者从事故救援指挥部获悉,截至当日15时13分,搜救工作已经结束,事故已造成16人死亡、1人被送往医院全力抢救。
9月27日,在重庆能投渝新能源公司下属松藻煤矿事发现场,医护救援力量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救援。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这是9月27日拍摄的重庆能投渝新能源公司下属松藻煤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9月27日,在重庆能投渝新能源公司下属松藻煤矿事发现场,搜救人员从煤矿生产大楼撤离。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9月27日,在重庆能投渝新能源公司下属松藻煤矿事发现场,搜救结束,救援人员在整理搜救装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1.企业应定期检修设备、排查隐患,防止煤气炉及管线泄漏。
2.加强设备密闭和作业场所通风,在易产生一氧化碳的车间配备相关报警设备。
3.制定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规程组织作业,在一氧化碳高浓度区域,要落实监护措施。作业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需动火作业,则应办理动火作业证,并由专业人员监测一氧化碳含量,确保在安全的范围内作业。
4.企业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普及自救和互救知识。
5.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作业时,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6.有明显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严重贫血的人员及年龄较大的人员,不要在易产生一氧化碳的岗位上作业。
7.采用煤炉取暖的作业场所值班人员,需警惕一氧化碳聚积引发中毒,夜间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要求取暖。
8.救援人员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时,应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并携带一氧化碳报警器,穿上防护服。
9.发现作业人员中毒后,应将其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其衣领,使其保持呼吸畅通。有条件的应尽早给予吸氧。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将中毒人员迅速转送至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
工程技术方面
1.采用和推广密封、密闭等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各种煤气设备、设施的泄漏。
2.采用和推广煤气自动化、机械化技术,尤其是在煤气中毒事故频率较高的作业区域。应根据条件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机械化设备来取代人工危险作业。
3.采用和推广煤气安全监测和监控技术。在煤气危险区域,有条件的企业应采用一氧化碳区域监控技术;在易于泄漏煤气的地点应采用固定式或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必须检测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允许浓度,并加强通风。
4.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应突出强调个体防护,在煤气危险区域或经常有煤气泄漏的场所作业,或者进行人工煤气危险作业时,应严格佩戴空气呼吸器等保护用具。